“常德经投”宣布退出政府融资平台,全国已现多起退出案例
最受欢迎的PPP自媒体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PPP头条
标题:常德经投公告 “退出融资平台”为哪般?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黄斌 江昱妍
在财政部多个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相关文件印发后,地方融资平台开始采取新的应对举措。
8月4日,常德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常德经投”)宣布“退出政府融资平台,不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的消息传出,引发市场对地方政府抛弃城投平台的猜测。值得玩味的是,该公告最早发布于《湖南日报》,于7月25日发出;8月3日,新华网转载;8月4日,自媒体转载后消息发酵。
“刚问了发行人,有个银行系的机构给他们做了一笔融资、规模比较大而且成本比较低,但投资方系银行体系,要求他们在《湖南日报》上发个公告。发公告前他们也向常德市财政局、国资委都做了请示,认为也符合58号文等相关规定,所以就有这么个动作。”对此事件,有市场知情人士表示,“但被新华网转发了,这两天他们也有接到其他投资人的电话,他们表示短期内业务也难以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试图通过债券募集说明书上提供的电话联系常德经投相关负责人核实,但截至发稿,电话未获接听。
“如果真的能实现市场化转型,自主运营,剥离地方政府信用没问题,也是财政部鼓励的;但如果只是名义上表示退出政府融资平台,但实际上继续享受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那就有绕过财政部规定的嫌疑。”北京一位券商资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由于目前常德经投并未披露更为详细的信息,定论难下,但其倾向于认为,此举对城投债影响较小。”
实际上,常德经投并非首家宣布“退出政府融资平台”的城投企业。今年3月和6月,库车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洛阳市首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在当地地方政府网站上发布公告称,将“退出政府融资平台,实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
“摆脱平台身份继续融资”
常德经投能否真正剥离地方政府信用,实现自负盈亏,目前尚无定论。但结合其财务数据和监管文件,或可窥得一斑。
公开信息显示,常德经投为湖南省常德市国资委全额出资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是当地重要基建主体,承担公益性质较强项目为主,包括市政工程、拆迁安置房、棚户区改造及公租房等。截至2016年末,常德基建确认项目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79%,占同期营业收入62%。
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徐寒飞认为,尽管名义上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但在业务结构层面,常德经投依旧面临转型的困难。
其举例称,截至2016年末,常德经投主要在建工程中,不乏完工时间在2018年和2020年的项目;同时,考虑到安置房和棚户改造等项目,未来资本支出压力颇大:公司2016年末各类在建工程总投资169亿元,未来还需投入近103亿元。
另一方面,常德市政府赋予公司土地一级开发职能,除支撑公司基建项目资金平衡外,还保障公司收益来源。截至去年末,公司名下土地资产合计213宗,账面价值约164亿。
然而,随着《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监督暂行办法》和50号文的下发,地方政府被要求不得以公益性资产、储备土地注入平台;不得以土地储备名义为非土地储备机构举借政府债务;不得承诺将储备土地预期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
“未来支出压力与收入来源的不匹配,公司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体转型仍有困难。”徐寒飞总结称。
《城投再来》作者、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财政部50号文有个规定,地方政府若还为城投担保,则无法继续融资,且不能参与PPP项目;而退出融资平台,城投公司则可转变为社会资本,可继续融资及参与PPP项目。
“因为财政部50号文、80号文的严苛规定,导致城投平台必须摆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身份,才能继续融资。”李奇霖称,“短期而言,常德经投剥离政府性融资职能后,可以不受地方债务监管政策的约束,通过抵押资产、第三方增信等更为市场化的方式融资;但长期来看,常德经投下面有5家建设投融资公司、17家经营类公司,未来可能还是会继续承担水利、海绵城市等领域的投资工作,加上产权关系、人事安排等并没有做调整,常德经投的转型会是个缓慢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常德经投在公告中称,“之前承担的地方债务已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得到了妥善安排。”
对此,徐寒飞分析称,从存量券发行时间来看,除“17常经债”为今年发行,三只存量券均是在2014年4月以前发行。根据报道表述,表明3只存量券已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同时可能已经置换。
Wind数据显示,常德经投共有4只存续期债券,总发行规模为69.3亿元。受消息影响,“12常德经投债”到期收益率当日大幅上行近40BP。
城投信仰再遭挑战
常德经投事件,亦再次掀起市场对城投信仰的讨论。
徐寒飞认为,短期内需须对“去城投化”过分担忧,但是城投“信仰”恐再受挑战。
其分析称,自去年87号文下发,到今年88号文及50号文下发,均剑指地方政府违规融资,厘清地方政府融资边界;近期下发的89号文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管理,进一步勾勒出“地方政府债+专项债+PPP”的融资范式。
“不过,由于专项债和PPP融资规模偏低,地方政府债又难以填充资金缺口,城投平台短期内难言退出历史舞台,其偿债能力短期内受影响有限,因此投资者毋需过分担忧‘去城投化’的负面影响。”徐寒飞表示,但随着政策效应的发酵,不排除往后会有更多城投公司在“名义”上公告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而撼动城投“信仰”,对城投债估值和流动性带来扰动。
李奇霖认为,常德经投退出融资平台,经营上剥离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这样的案例出现。
“在地方债务严监管之下,地方政府对城投公司所发债券兜底的意愿和空间都在收缩。根据地方财力来甄别城投资质已经不够了,投资者更要关注城投公司本身的财务情况。”李奇霖表示。
看常德经建投转型公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退出注定不会简单
来源:PPP导向标 作者:丁伯康
8月3日,一篇《常德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关于退出政府融资平台的公告》在各大媒体广泛传播,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和金融服务机构的广泛关注。
公告称,成立于1992年的常德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德经建投”),享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长期承担常德市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业务及常德市融资平台的职能。近年来,由于集团公司扩大经营,规范管理,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运营。之前承担的地方债务已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得到了妥善安排。今后常德经建投将退出政府融资平台,不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由此可以断定,公告发出后,看来常德经建投以一般企业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也以用合法角色作为社会资本、参与本地和其他地区的PPP项目了,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公告后的结果会是怎样?常德经建投未来发展的真实情形又将如何呢?目前可能无法知晓,但笔者却是非常担忧的。笔者认为,一个多年承担政府融资和项目建设任务的国有投融资平台,完成市场化转型并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理想和简单。这就好像只要一纸公告,从账面上划清了平台公司与政府的业务责任和债务界限后,平台公司就立马转型成功了。但现实生活中,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比我们所遇到和想象的问题、困难要多得多和复杂得多。靠发个公告来撇清政府事权、债务和平台公司的事权、债务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此外,这个公告,也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之路到底又在何方,再一次摆到了各级政府领导和13000多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面前。
这使笔者不禁想起,最近两年召开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分别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政府融资平台转型的新要求。特别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着力供给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转折时期,要在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进一步激发国资、国企特别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活力;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围绕稳中求进主基调,做好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业务转型和发展转型。这确实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首先,实现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转型,不仅要突破现有政府投融资体制上的约束,也要适应地方融资管理方式上的改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好政府投融资体制和机制问题,从顶层设计入手进行深化改革,从具体方式上进行改变,那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转型就会流于形式。而这种转型也决不是仅仅依靠一纸公告就可以完成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天才的创造,和政府关系密不可分;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的管理和支持,由来已久。如果平台公司一下子失去了地方政府对它的业务和资源注入,那么这对于一个还没有完全具备市场化运营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平台公司而言,无疑是釜底抽薪、决绝断奶,这不是所有政府融资平台都可以立马适应的。
其次,政府融资平台转型需进行超前的产业布局。2017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来说,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引入多家不同背景和性质的股东,提高城投公司在产业投资和产业运营、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效率,以加快面向市场的合理化产业布局,实现融资平台向产业化经营实体、投资控股型集团和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商、服务商的转变。因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产业转型也是需要提前布局。
第三,政府融资平台转型需构建科学的管理格局。我们知道,影响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体系运行和管理的因素很多,包括公司的决策机制和治理机构、内部管控体系、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等等。因此,灵活运用 “现代咨询平台公司转型六步法”,通过“清查、整合、再造、培育、优化、重建” 的组织再造流程,对政府和融资平台公司的内外部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和流程再造,既可以维持和发挥好融资平台过去的能力和优势,也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达到为平台公司转型奠定管理基础的作用。
第四,政府融资平台转型需有稳定的融资渠道。自2014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总量大幅攀升。据权威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公布财务数据的城投公司的1451家中,有息债务规模(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
期借款+应付债券)从2011年末的20.64万亿元已增至2016年6月末的43.28万亿元,规模翻番。城投公司债务中绝大多数又是非政府债务,这对于本来盈利能力就弱的城投公司来说,就好像一块压在胸口的巨石,严重制约城投公司转型和发展。过往的存量债务如果不能真正剥离,或者通过新的融资进行债务化解,必然造成转型后的融资平台公司步履艰难,运营难以维持。而转型后新兴的产业投资和项目投资,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都需要融资平台具有稳定的融资渠道保证,才能够实现企业资金链的良性循环和企业运转的自如。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和PPP运作的形势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转型已迫在眉睫。我们要紧密结合各级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的不同要求和融资平台自身固有的特点,从业务、资产、资源、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进行超前布局,在争取原来融资渠道稳定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利用社会资本、金融机构资金、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和境外资金的渠道。着力统筹、系统谋划未来的融资转型模式,真正建立起政府投融资平台多元化融资、专业化运作和系统化管理的良性发展模式。真正实现融资平台公司从过去的融资导向型向经营导向型转变、从资产导向型向价值导向型转变、从做大导向型向做强导向型转变、从多元化导向型向品牌化导向型转变的转变。积极慎重把融资平台的发展转型工作做稳、做实、做好。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双库专家,中国现代集团总裁兼现代研究院院长)
地点: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培训内容主题
(一)PPP风险识别与管理
1.PPP四个相互关联的核心原则
2.不同PPP项目不同阶段风险识别方法与应对策略
3.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
4.合同结构风险分担
(二)PPP项目财务处理及经典案例分享
1.SPV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2.PPP项目适用的会计准则解析
3.PPP项目不同运营模式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财务处理
2.社会资本方与SPV公司的并表问题
(三)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税务筹划及经典案例分享
1.PPP涉及税种及各税种政策解析
2.PPP项目不同运营模式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税收风险分析
3.PPP不同运营模式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税务筹划思路及经典案例分享
(四)PPP项目融资实务及经典案例分享
1.PPP融资面临的政策环境
2.PPP项目融资的特点
3.PPP各方对融资的关注重点
4.金融机构对PPP项目的评审要点
5.PPP项目融资要点及行业融资方案设计
6.PPP产业基金设计及与PPP项目对接
7.保险资金与PPP项目的对接
8.PPP融资风险管理
9.PPP项目融资案例分享
10.新型PPP融资方式:项目收益债
(五)PPP资产证券化实务解析及经典案例
1.PPP资产证券化要点实务解析
2.ppp资产证券化经典案例难点分析
3.PPP资产证券化投资条件及退出机制
结业及考核
l 学员培训完成后颁发北京国家会计学院《PPP项目总监》课程结业证书。
收费标准
l 4000元/人,不含食宿(食宿以国家会计学院实际收费为准)。
缴费方式
l 报到时直接缴纳现金或现场刷银行卡、信用卡
l 银行汇款:
l 单位名称: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账号:11001020100056030985
开户行:建行北京天竺支行
注:汇款学员请于报到当日持汇款复印件或打印件报到,否则视同未汇款。
【联系方式】
报名咨询:金老师
联系电话:15810741107(同微信)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PPP头条
业务联系:微信18611514626
PPP行业人士都关注的自媒体
- 权威政策+行业资讯,助推PPP落地服务 -